四川省 - 中国   2025-09-05   星期五   七月十四 乙巳年 蛇   31.91N, 107.25E

通江县

四川省 - 中国
2025-09-05

通江县气象台更新雷电黄色预警信号

发布日期:2025-09-05T17:56+08:00

通江县气象台2025年09月05日17时56分继续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:通江县壁州街道、诺江镇、陈河镇、新场镇、板桥口镇、青峪镇、空山镇、两河口镇、长坪镇、烟溪镇、泥溪镇、毛浴镇、兴隆镇、胜利乡、松溪乡、龙凤场镇、唱歌镇、春在镇、三溪镇、杨柏镇、诺水河镇、涪阳镇、铁溪镇、永安镇、瓦室镇、沙溪镇、洪口镇、至诚镇、麻石镇、铁佛镇、广纳镇、火炬镇、民胜镇等乡镇(街道)6小时内可能发生雷电活动,可能会造成雷电灾害事故。并伴有短时强降水、阵性大风等强对流天气,请注意加强防范。

说明

6小时内可能发生雷电活动,可能会造成雷电灾害事故。

防御指南

1、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雷工作;

2、密切关注天气,尽量避免户外活动。

通江县气象台更新暴雨黄色预警信号

发布日期:2025-09-05T16:33+08:00

通江县气象台2025年09月05日16时33分更新暴雨橙色预警信号为暴雨黄色预警信号:通江县板桥口镇、空山镇、两河口镇、长坪镇、泥溪镇、诺水河镇、铁溪镇、永安镇、壁州街道、诺江镇、青峪镇、烟溪镇、毛浴镇、兴隆镇、胜利乡、松溪乡、龙凤场镇、唱歌镇、春在镇、杨柏镇、瓦室镇、沙溪镇、洪口镇、至诚镇、麻石镇、广纳镇、火炬镇、民胜镇等乡镇(街道)6小时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;或者6小时降雨量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(10毫米/小时以上)可能持续。请相关部门注意防范降水过程可能引发的中小河流洪水、山洪、地质灾害、城镇内涝等次生灾害。

说明

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,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。

防御指南

1、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工作;

2、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路况在强降雨路段采取交通管制措施,在积水路段实行交通引导;

3、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,暂停在空旷地方的户外作业,转移危险地带人员和危房居民到安全场所避雨;

4、检查城市、农田、鱼塘排水系统,采取必要的排涝措施。

通江县气象台更新暴雨蓝色预警

发布日期:2025-09-05T15:45+08:00

通江县气象台2025年09月05日15时45分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:预计9月5日夜间至6日白天我县有一次强降雨天气过程,西部暴雨,东部大暴雨。大部地方累计雨量70~110mm,局部可达160mm,最大小时雨量40~60mm。过程中伴有短时强降水、雷电、阵性大风等强对流天气,请注意防范。 影响分析及对策建议: 1.前期部分地方累计雨量较大,次生灾害风险高。相关地区需重点防范山洪、地质灾害、中小河流洪水及城乡积涝,做好灾害隐患点、野外工程施工区、山谷汇流风险区巡查排险。 2.相关地区在确保上下游、左右岸防洪安全的前提下,科学统筹,做好水利工程蓄水保水。

说明

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,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。

防御指南

1、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准备工作;

2、学校、幼儿园采取适当措施,保证学生和幼儿安全;

3、驾驶人员应当注意道路积水和交通阻塞,确保安全;

4、检查城市、农田、鱼塘排水系统,做好排涝准备。

通江县气象台发布雷暴大风黄色预警信号

发布日期:2025-09-05T13:37+08:00

通江县气象台2025年09月05日13时37分发布雷暴大风黄色预警信号:通江县壁州街道、诺江镇、陈河镇、新场镇、板桥口镇、青峪镇、空山镇、两河口镇、长坪镇、烟溪镇、泥溪镇、毛浴镇、兴隆镇、胜利乡、松溪乡、春在镇、三溪镇、杨柏镇、诺水河镇、涪阳镇、铁溪镇、永安镇、瓦室镇、沙溪镇、麻石镇、铁佛镇、广纳镇、火炬镇、民胜镇等乡镇(街道)6小时内将出现雷暴大风天气,阵风可达8级以上,并伴有强雷电;或者已经受雷暴大风天气影响,阵风达8—9级,伴有强雷电,并可能持续。请注意加强防范雷电、大风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。

四川省气象台发布大风黄色预警

发布日期:2025-09-05T08:00+08:00

四川省气象台2025年09月05日08时00分发布大风黄色预警:受冷空气影响,5日08时到6日08时,盆地普遍有4~6级风,其中广元,绵阳、德阳、成都3市东部,资阳、遂宁、南充、巴中、宜宾5市西部有6-8级风,局部风力可达9级或以上。相关区域需注意预防局地极端大风带来的危害。

说明

12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,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,或者阵风9级以上;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,平均风力为8~9级,或者阵风9~10级并可能持续。

防御指南

1、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大风工作;

2、停止露天活动和高空等户外危险作业,危险地带人员和危房居民尽量转到避风场所避风;

3、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,加固港口设施,防止船舶走锚、搁浅和碰撞;

4、切断户外危险电源,妥善安置易受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,遮盖建筑物资;

5、机场、高速公路等单位应当采取保障交通安全的措施,有关部门和单位注意森林、草原等防火。